“大三阳”变为“小三阳”,是好转了吗?

人气指数:287 发布时间:2018-04-18 10:50
摘要:   经常有朋友来问,我之前是“大三阳”,现在变成了“小三阳”,这种情况是好转还是恶化?  “大三阳”和“小三阳”的区别在于e抗原和e抗体的情况,主要通过乙肝五项的检查来判断。乙肝五项检查如果按照常规顺序...

  经常有朋友来问,我之前是“大三阳”,现在变成了“小三阳”,这种情况是好转还是恶化?

  “大三阳”和“小三阳”的区别在于e抗原和e抗体的情况,主要通过乙肝五项的检查来判断。乙肝五项检查如果按照常规顺序进行排列,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,第二项乙肝表面抗体,第三项e抗原,第四项e抗体,第五项核心抗体。如果检查结果显示1、3、5项阳性,那么就是大三阳的状态;如果1、4、5项阳性,就是小三阳的状态。

  乙肝“大三阳”的儿童和成年经过免疫清除期后大部分进入非活动期,e抗原转为阴性,e抗体出现,也就是“大三阳”转为“小三阳”,称为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。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“e抗原血清学转换”。

  e抗原血清学转换也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发生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,称为自发性e抗原血清学转换。另一种就是经过治疗后出现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。经过治疗后发生的e抗原血清学转没有自发性e抗原血清学转换稳定,前者需要更多、更长期的定期检查。

  自发性e抗原血清学转换后,病毒停止复制或很少复制,肝病进展基本停止,原有的肝损害逐渐会恢复,也就是进入乙肝病毒感染的非活动期。自发性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发生因人而异,不能提前预测,每年的发生率大约是2%-15%。其中年龄小于40岁、谷丙转氨酶升高、HBV基因A型和B型患者发生几率较高。

  经过治疗出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常常表明病毒复制被抑制,疾病得到了缓解。临床上常把出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作为目前抗病毒治疗的重要目标,也是抗病毒治疗过程当中比较满意的终点。

  在乙肝治疗过程当中,有3个治疗的终点,在治疗期间如果达不到理想与满意的终点,那么首先需要达到基本的终点。

  1、理想的终点:HBeAg 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,停药后获得持久的HBsAg 消失,可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。

  2、满意的终点:HBeAg阳性患者,停药后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,ALT复常,并伴有HBeAg血清学转换;HBeAg阴性患者,停药后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和ALT复常。

“大三阳”变为“小三阳”,是好转了吗?

  3、基本的终点:如无法获得停药后持续应答,抗病毒治疗期间长期维持病毒学应答,即HBV DNA检测不到。

  如果你以前是“大三阳”携带状态,没有经过治疗,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变成“小三阳”携带,那么你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比较充分,病毒再活动而发生肝炎的几率很低,而且总有完全清除病毒的一天,这种情况比较稳定。

  如果你是使用核苷(酸)类药物或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,期间由“大三阳”变为“小三阳”状态,这种经过治疗的不如自然发展来的“小三阳”状态稳定,如果是使用核苷(酸)类药物治疗的患者,建议延长疗程,能够减少复发,后期也要定期做好复查,密切监测各项指标。

44444_副本.png

  微信搜索关注“肝健康网”公众号,进入“战友社区”版块参加活动,领取最高100元现金红包!


 加载中...